海南日报三亚11月24日电 (海报集团全媒体记者范平昕 徐慧玲)11月23日◆■■◆★,在三亚举行的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下简称运动会)黑龙江◆◆★■★◆、福建、西藏代表团新闻发布会上■◆■★,西藏代表团副团长,西藏自治区体育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尼玛次仁介绍■◆★◆◆,本届运动会是西藏自治区代表团参赛项目最多,备战时间跨度最长◆◆★■◆★、准备相对充分的一届运动会。
海南日报三亚11月24日电 (海报集团全媒体记者范平昕 徐慧玲)11月23日,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下简称运动会)黑龙江、福建◆◆■■、西藏代表团新闻发布会在三亚举行。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二级巡视员黄黎锋表示,本届运动会,福建组织了汉族、畲族、高山族◆◆■■■★、回族等13个民族的运动员、教练员等232人组成的代表团◆■◆,参加蹴球★■★★、射弩★■■、陀螺、龙舟、民族武术、高脚竞速、板鞋竞速、民族健身操等8个竞赛项目和7个表演项目角逐■■,是历届运动会中参与人数最多、参加项目最广的一届。
海南日报三亚11月24日电 (海报集团全媒体记者徐慧玲 范平昕)11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下简称运动会)黑龙江★■★、福建、西藏代表团新闻发布会在三亚举行。黑龙江代表团秘书长◆◆★■,黑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陈青介绍,本届运动会★■,黑龙江代表团组成了一支包括汉族、蒙古族、满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等15个民族的180余人的队伍◆★■■★◆,将参加押加、板鞋竞速■■◆◆、民族式摔跤★★◆★★★、民族健身操◆■◆★、民族武术等5个竞赛项目◆★◆◆,以及摔马跤、塔木格、抢枢、奴根任、鱼皮球等5个表演项目的角逐◆★■■。
据了解,西藏自治区代表团共有338人,运动员中包括有汉族、藏族★★、珞巴族★■◆◆★◆、门巴族、壮族◆◆、彝族、满族、蒙古族等11个民族的运动员■★◆■,参加民族马术◆◆、民族式摔跤◆■★、押加、花炮等15个竞赛项目以及打牛角◆■■、抱石头、响箭、达妥察泽、强杆踏许★★■◆、锅弦★◆、确堆达哉等7个表演项目。竞赛项目在上届参加13个项目的基础上,增加独竹漂和秋千2个项目;表演项目在上届基础上,新增1个《锅弦》节目◆★◆。
陈青介绍,在黑龙江◆■■◆★,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兼收并蓄,民族民间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氛围浓厚。通过定期举办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项目比赛,以民族传统体育作为载体◆■■★★,展示各民族特色的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展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场景★★,既提高了各民族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也让各民族共同参与、共同传承发展了许多体育项目,更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西族文化博大精深而又特色鲜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族传统体育文化是西族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现今,西藏自治区正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为契机,全区各族干部群众一条心,同心同德、开拓进取★★■◆◆■,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丰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内涵,如同蒸蒸日上的民族传统体育事业一样,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过程中谱写新的篇章。”尼玛次仁表示。
“本届运动会★◆★◆◆,福建代表团首次邀请台湾花莲表演队参加福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黄黎锋表示◆■★★,福建坚持以体育文化活动促进两岸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打造两岸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窗口,不断促进海峡两岸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有形有感有效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近年来,福建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实现◆◆★◆“共同家园、共同富裕、共同进步”为目标,以“福籽同心爱中华■★★★◆”工作品牌为总揽★■◆■,持续推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深入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福建样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