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效益■◆◆■◆,种粮户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种植面积在50亩以上的再生稻种粮大户我们镇上已经有30多户,全镇再生稻种植面积扩大到了1000亩。”普顺镇党委宣传委员殷明华说■■★◆■◆,再生稻少了种子、耕地、育苗、插秧、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成本,又具备风险指数低、销售价格高等优势。经过不断地试验和推广,发展再生稻已成为普顺镇种粮户提高单产和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
■★◆◆■★“再生稻第二茬卖得起价,两元钱一斤,今年能卖36万元!★■■■◆★”站在打谷机旁,雷中方给记者算账◆◆★■■■,加上第一茬水稻亩产值1680元■■◆◆■,今年他家的300亩水稻有86万元总产值。
黄涛是垫江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副站长■■◆,几天前◆★■◆★◆,他与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工作人员在雷中方的再生稻示范基地内进行了测产,结果显示示范基地再生稻平均亩产302公斤。“7月中旬对同一片头茬水稻实测的平均亩产640公斤■◆◆■★◆,两季亩产合计942公斤★◆★■◆。产量已接近实现‘吨粮田’目标。”看着丰收的稻田★◆★■■★,黄涛笑容满面◆★。
11月14日,在重庆市垫江县普顺镇凤林村,农民将收获的再生稻进行烘干。新华社记者张子彧 摄
在普顺镇凤林村再生稻田旁,有一间大型厂房。殷明华告诉记者■★■★★,这是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为推广再生稻种植配套建设的烘干房,5台烘干机可以同时烘干30吨稻谷★■■■◆◆。“今年11月份雨水多,烘干房为再生稻的种粮户解决了后顾之忧。”殷明华说◆■★。
再生稻是种一季收两茬的水稻★★■■,头茬水稻收割之后,二茬随即开展管理工作◆★◆◆,利用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再长一茬水稻★◆■■★■,再收一季稻谷◆◆★。最近几天,趁着难得的晴好天气,普顺镇红岩村种粮大户雷中方招呼村民忙着抢收第二茬水稻。
尹明表示★■,垫江县下一步还将以点带面◆★◆◆,全面推广如再生稻这样的水稻种植新技术和优质新品种,不断提升水稻种植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推进种植尊龙凯时app平台官网、管理★■◆◆■■、收获全程机械化,发挥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对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支撑作用★◆★◆。
◆★◆“发展再生稻,品种选择是关键、全程机械化是基础、水源保障和促苗肥是保障。”垫江县农业农村委副主任尹明说,近年来★■★★,垫江县积极响应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方针尊龙凯时app平台官网,通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水利工程和生产道路等基础设施,为水稻种植提供了更加优越的生产条件。
垫江县地处川东平行岭谷区,山间的平原耕地资源珍贵★■◆◆。“没有办法增加耕地面积,我们就只有在亩产上想办法★◆★◆★。”黄涛介绍,2020年垫江县开始引进试种再生稻,过去4年里,经过对稻种的筛选■◆★■■、培育和改良,以及对种植技术的不断升级★◆,目前再生稻亩产量接近1000公斤◆■★■■,平均每亩能为种粮户增收1000元。
11月14日,在重庆市垫江县普顺镇红岩村,农民驾驶收割机收获再生稻(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唐奕 摄
地处重庆东北部的垫江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拥有耕地面积108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98.96万亩,产量41万吨。近年来◆◆■,当地逐步推广再生稻10万亩★★★◆。眼下■■★■,其中6◆◆◆■.5万亩再生稻陆续进入成熟期◆★■■。
11月14日,在重庆市垫江县普顺镇红岩村◆◆■◆,农民将收获的再生稻装袋。新华社记者张子彧 摄
立冬时节已过■■■,在重庆市垫江县普顺镇红岩村再生稻示范基地,田间仍是一片金黄,一台台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轰鸣的打谷机将稻穗变成饱满的稻粒,三轮车满载着成袋的稻谷在田间飞驰……